2018公众科学日将启 中科院科学家在国图讲述指南针的“前世今生”
人民政协网

2018公众科学日将启 中科院科学家在国图讲述指南针的“前世今生”

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18日电(记者 杨岚)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被视为古代先进科技的标志之一。但指南针的历史研究还很不足,如勺状“司南”复原方案长期受到质疑,对指南针的科学认知、技术演变等研究也较薄弱。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2018年公众科学日暨国家图书馆“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名家讲座”(第六讲)在国家图书馆文会堂举行。本期讲座主题为“中国古代指南针实证研究——兼谈磁技术的历史与文化”,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黄兴副研究员主讲。此次活动也是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2018年公众科学日的重要内容。

讲座现场

主讲人黄兴

黄兴副研究员回顾了关于古代指南针研究的百余年历史,介绍了他近年来将复原模拟、科学分析与文献记载相结合,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取得的多项重大突破。

讲座现场为观众展示了磁石勺、天然磁石,传统罗盘、现代指南针和船用磁罗经,以及各种现代磁铁等实物。讲座结束后,黄兴副研究员解答了观众提出的问题,在他的指导下,观众们亲手体验天然磁石,操作磁石勺指南,制作小指南针,并积极参加有奖竞答活动。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作为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2018年公众日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小型展览。展览首先介绍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大量原创性科技成就。这些成就广泛分别在农学、医药学、天学、算学学科等以及冶金、陶瓷、纺织、建筑、机械等行业,有力推动了古代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同时展览以科技史的视角,从数学、天文、物理、哲学、建筑五学科,选取了陈省身、席泽宗、叶企孙、金岳霖、林徽因等兼有中西教育背景的学者,为观众展示了他们面对社会变迁,不忘初心,一路前行,最终成长为一代大师,为社会做出卓越的贡献优秀事例。

展览现场

 

人民政协报 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热点推荐

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