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闽波委员:科技合作的前提是人文交流
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28日电(记者 罗韦)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园管委会主任蓝闽波表示,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工作,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蓝闽波认为,在我国的科研投入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今天,技术输出水平仍然较低,成果转化能力依然偏弱。为什么国际上都认同以色列国土面积不大,但技术发明能力超强?在蓝闽波看来,最重要的是受科研文化氛围的影响。“从以色列的情况来看,不可能建成全产业的生产模式,只能采用技术输出,通过合作找寻市场的方法解决产业问题。以色列模式因历史原因极具时代特征,未必任何国家都可以模仿、复制。对于我国来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来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
蓝闽波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科技文化交流,说到底就是人的交流。科技合作必须在实现双赢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开展,建议在现有国际合作的框架下,设计符合国际惯例的项目支持“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科技和人员交流,构建、推进合作和互动交流的平台;在全球面临如此严峻的疫情面前,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让每一位科技人员都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科技“大使”、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成为文化“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