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十四五”院士创新特区科技创新发展
人民政协网

青岛国际院士港四位院士:

共话“十四五”院士创新特区科技创新发展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位林惠 实习生 陈京菁)

导语:近日,青岛国际院士港四位院士做客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品牌栏目《委员会客厅》。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院士钟志华,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甄崇礼,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陈璞,围绕“十四五”时期院士创新特区科技创新发展展开探讨。

青岛国际院士港于2016年启动,定位于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面向全球招引知名院士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积极推动院士创新特区建设。几年来,青岛国际院士港在探索实践中迅速成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院士集聚效应和融通创新效应。

青岛国际院士港面向全球 实现全链条有机协同发展

记者:回顾“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迈入“十四五”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在此背景下,青岛国际院士港应运而生。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一平台的成立?

钟志华:青岛国际院士港(以下简称“院士港”)的成立与发挥作用可以说与中央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精神高度契合。自2016年启动以来,院士港就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引领,定位在发展高精尖产业,引进了国际各类人才和技术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院士港的打造结合区域行业发展需求,为探索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种创新资源进行了有益探索。当前,院士港科技创新工作以国际院士专家团队为主,根据技术和产业发展需求,已初步实现了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的全链条的有机协同。

记者:依托青岛国际院士港,入驻的院士相继成立项目实验室,请问您能否介绍下相关情况?

钟志华:依托院士港,我发起成立了“同清湖”协同创新中心,这是以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的技术团队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同时这些团队都具有产业化能力,这也是对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有机协同的有力践行。学校可能在某一方面有所特长,但对重大产业或一项重大技术,单一院校不足以独自承担,成立“同清湖”有利于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自主创新的重大探索。当前,“同清湖”正在围绕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能新能源交通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依托青岛国际院士港的优势,相关成果已逐步落地实现产业化,如氢能汽车、智慧交通等,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成果落地。

何满潮:入驻院士港后,我成立了能源与环境(青岛)国际联合实验室,主要瞄准我们国家的战略能源问题,以及着眼于解决该能源产业中产生的环境问题。能源与环境(青岛)国际联合实验室共有15个理事单位,国内有8个理事单位,国外的包括美国、意大利、巴西等共7个理事单位。实验室共有三大任务:第一项任务是筛选项目。每年15个理事单位的代表聚集在一起,进行科研成果交流,然后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工程需求,筛选出契合度最好的项目;第二项任务是在政策支持下,针对短板重点突破;第三项任务是强力推进产业化。目前落地的重点项目是NPR新材料,这项材料将成为国家战略能源强有力的补充,同时也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记者:青岛国际院士港定位于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面向全球招引知名院士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现如今已相继有国际方面的院士入驻,请您谈谈缘何选择院士港?

甄崇礼:过去十几年我一直跟中国不同的科研团队合作,对中国科研的发展需求有一定了解。那时我便思考,一定找机会到中国做科研。于是2019年,我带着7个项目签约落地青岛国际院士港,同时也把我的团队和家人带了过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我的团队已经在纳米材料的基础性应用方面初步形成了产业化,特别是纳米材料在生物陶瓷和功能陶瓷方面的应用,已经达到国际标准,目前已与当地企业进行合作,进行了产业化应用。另外,在院士港我还有两大重点项目,一是氢能源的催化材料,二是围绕氢能的关键部位做研发和产业化推进。这两个项目都已达到工业化的标准,也已开启产业化运作。

在推进产业化的过程中,项目的研发与本地企业的诉求是否相契合至关重要,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合作共赢。刚到院士港时,当地政府积极帮我们对接本地企业,在与企业方的沟通中,我们了解了企业方诉求,明确了更清晰的研发目标,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国外团队刚到青岛时,对青岛的各方了解非常有限,当地政府牵头对接企业,给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推进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陈璞:我出生在中国,随后去了加拿大工作生活,后来从国外选择到院士港,在我看来是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在于,中国现在处于高速发展的态势,具备科技创新能力,把新的科技变成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产品符合中国当前的发展趋势。地利方面,三年前青岛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青岛特别是李沧区政府和领导,对发展科技,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进行产业化推进有着非常迫切的愿望。人和方面,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落叶归根。我觉得,我有必要把自己的所学和实验室一些可能转化的科研技术,在中国转化成产品。在国外,许多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愿意和我一起回到中国,推进产业化的落地。所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量,我认为选择青岛国际院士港是一个非常及时而且正确的决定。

打通“最后一公里” 直面科创“卡脖子”难题

记者:近年来,每年在全国两会上,都有不少委员关注科技创新“卡脖子”问题,您认为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钟志华: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科技创新的战略重要地位。中国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对的环境变化使“卡脖子”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需要推出新的策略来应对。这是一个“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也反映出我们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中存在薄弱环节。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地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激发科研人员的活力,来逐步解决这方面问题。需要进一步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做好科技创新跟体制机制创新的双轮驱动,发挥科技资源的作用。青岛国际院士港也在进一步探索,力争为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形成技术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协同。

何满潮:补足科技短板,首先要提高认识水平。科学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倾向于关心关注对热点问题的研究。在我看来,科学工作者不仅要研究热点问题,更要倾注精力到零点问题的突破上,也就是从0到1的突破,这方面相对而言具有更高挑战性。再者是机制体制的改革,当前我国的一些机制体制相对制约着科学技术与转化实践的结合,在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仍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2021年的八项重点任务,其中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放在首要位置。科技部、财政部也相继发文,指出面向集群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鼓励集群领军企业牵头组织产业重大技术研发和行业标准制订,鼓励集群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着力提升集群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共同体,面向困难打通“最后一公里”。

记者:您对青年的科研人员有什么样的期望?您觉得科技人才该怎样加强能力方面的建设?

何满潮:首先,对年轻科研人员进行志向上的“传帮带”。新老一辈各有千秋,现在需要将老一辈的优点传到年轻人身上。老一代科研工作者为科学事业生存,对科学事业非常忠诚,而年轻一代更多的是靠科学事业生存。“为”和“靠”只是一字之差,但蕴含的意义大不相同。“靠”科学事业生存更倾向于把科学事业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为”科学事业生存更多的是对事业的追求。所以当下鼓励年轻科研工作者去深切体会和感受,我们做的科研工作成果是真正能普惠大众的,进而促使年轻人将科学事业视为伟大的事业。希望年轻科研人员将对科技工作的追求视为对科学事业的追求,将个人的梦想同国家的梦想相互联系,有机结合。

拾级而上 打造国家级院士创新特区

记者:对于未来青岛国际院士港的打造,请问有什么样的建议?

钟志华:山东省已经把青岛国际院士港的建设写入2021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其作为山东省重要工作之一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首先,这体现了山东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对院士港前期探索的充分肯定。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应按照国家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的布局,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布局,继续做好“人才是第一资源”这篇大文章。把科技创新与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有机结合,通过错位竞争,继续瞄准高精尖产业的缺漏,针对技术短板等方面开展国际和国内资源的有机整合、协同创新、跨界融合创新,把创新的工作做得更实,适应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构建新格局。

何满潮:在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青岛国际院士港的建设被放在重要位置。我对院士港的建设有三点建议:第一,希望院士港结合国家的重大需求,瞄准“十四五”规划,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第二,希望院士港按照当前的中央部署,建设成国家级创新中心,为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作出贡献。第三,建议院士港在科技创新前提下,画好最大同心圆,求得最大公约数,把各个国家的优秀精英、院士们结合起来,形成我国高精尖技术的科技洪流,为中国和世界的科技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请问您对青岛国际院士港的建设有哪些期许?

何满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的提案是建议把院士港打造成科技创新的特区。希望按照中央经济工作八项任务的第一条,将青岛国际院士港打造成更高的版本,成为国际上院士广泛参与的国家级科技创新特区。科学的本质是质疑、是批判,院士港这个平台,让大家去质疑、去批判、去碰撞,然后达成共识,进而得到一些新的启发、新的思想、新的火花,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钟志华:将院士港打造成创新特区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事情。我们现在处于新发展阶段,在构筑新格局的大背景下,我们要按照中央部署,思考我们的创新体系。新形势下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的创新体系还要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以及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核心问题。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随着院士港工作的不断推进,为吸引更多国际院士专家参与院士港的创新工作,我们在完善人才的生活保障、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持续支持以及成果转化效益等方面还有很多系统性的工作要做。这不仅是院士港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的新发展格局实际上是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想要建立这样的体系,需要我们更加开放,所以将院士港打造成创新特区的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陈璞:如果把院士港打造成创新特区,首先,需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举例而言,海外归国院士的交流交通、工作环境、国内外人员的雇佣问题等,还存在多方面的限制因素需要疏通。针对此类问题,相关新政策可以借助打造创新特区作为试点进行尝试。青岛国际院士港定位为国际化,面向全球招引知名院士,当国际人才到中国来后,希望能有一些扶持政策来保障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其次,院士港可以在金融资源配备方面做一些尝试,使科创成果转换、产业化的推进等实现起来更加顺畅。再次,建立院士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专利跨国互认机制。最后,建议打造长期的、规模较高的青岛国际院士港论坛,使其能够同博鳌亚洲论坛、达沃斯论坛相提并论。

甄崇礼:将青岛国际院士港打造成创新特区至关重要,创新特区的打造将给予院士港更多发展空间,我对院士港的发展充满期望。

 

人民政协报 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热点推荐

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