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D模式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
人民政协网

EOD模式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

人民政协网1月11日电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以下简称“EOD”)模式开展三年来,各级政府、试点单位、金融机构等积极推进,在融合发展、实施路径、机制政策等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EOD成为圈内热议高频词,同时,社会对EOD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为此,特邀请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EOD创新中心主任赵云皓从政策、理论、方案和实施四个维度对EOD模式进行解读。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接连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EOD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得到各界的认可与关注。赵云皓介绍:一是国家层面积极鼓励EOD模式创新。出台相关政策十余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开发融合共生。二是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等积极推进EOD模式试点工作,启动两批共94个试点项目,目前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其中,围绕碧水保卫战EOD项目66个、净土保卫战EOD项目8个、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EOD项目20个。三是建成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10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加大对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领域的金融资金支持力度,提高金融资金支持的精准性。四是加强技术指导和推广应用。生态环境部通过举办EOD培训班、发布科普宣传、答记者问等形式,对EOD的概念内涵、核心要义、实施路径、关键举措等开展解读与培训。五是各地结合实际开展政策创新。安徽、福建、江苏等省份相继开展省级EOD试点,出台创新政策,优先给予各种要素保障。

EOD模式理论基石主要有“两山理论、外部性理论及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赵云皓表示,EOD模式是以“两山理论为根本指引,通过生态环境治理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将其承载的生态价值持续释放到关联产业经营中,并通过项目组织实施模式的创新,在同一个实施主体内捕获良好生态蕴含的经济价值,打破传统模式下要素分割、行业边界、地理空间及实施周期等的限制,实现生态环境外部性经济内部化,搭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

在谈到实现生态环境外部性经济的内部化及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时,赵云皓介绍,作为项目组织实施模式的创新,EOD模式通过延伸产业链、组合开发和联合经营等方式将生态环境治理和关联产业经营有效融合、一体化实施,重塑了市场行为主体的范围,在整个EOD项目范围内部捕获良好生态环境蕴含的经济价值,并将其转化为关联产业的投入要素和增值溢价,打破了传统生态环境治理和产业经营项目边界及两类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割裂,从而将传统模式下政府投资的公益性环境治理项目转变成了市场化企业投资项目的一部分。

由于多数生态系统服务的流动过程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即随着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和受益区距离的增加,受益区接受到的生态系统服务流量递减,因此EOD项目一般要求满足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产业才能成功捕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赵云皓表示,基于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生态环境治理的本质是投入资金、人力、物力,通过技术、工程及管理等措施,降低污染负荷、增强调节能力、优化资源利用,促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以恢复和提升。

EOD模式通过项目组织实施模式的创新,将“两山”理念内化于项目实施全过程,推动建立全流程系统化、多方法集成化项目实施与管理体系。对于如何筛选优势关联产业,赵云皓建议,分析生态环境治理对优势产业的价值提升作用,将价值提升空间较大的优势产业确定为关联产业。通常包括生态农业、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生态环境依赖型产业,洁净医药、精密仪器等生态环境敏感型产业,高新技术创新创业等人才聚集型产业,光伏、种植养殖与加工、旅游等复合型产业,以及其他与生态环境治理关联性强、市场前景好的产业。

作为实现生态环境治理外部经济性内部化的创新性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EOD项目是市场化企业投资项目的本质,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是推进EOD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赵云皓建议:明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项目实施主体确定方式;项目资金筹措与项目建设;保障项目持续稳定运营;严防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高君明)

 

人民政协报 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热点推荐

今日要闻